導讀: 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好,長期對血管和視神經造成損害,就會引起眼部並發症。糖尿病眼病導致失明的發生率比正常人高25倍,因此提高對糖尿病眼病的認識迫在眉睫。 糖尿病患者對眼病要有哪些認識?1、了解危險因素吸煙、飲酒、高血壓可大大增加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率,故...
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好,長期對血管和視神經造成損害,就會引起眼部並發症。糖尿病眼病導致失明的發生率比正常人高25倍,因此提高對糖尿病眼病的認識迫在眉睫。
糖尿病患者對眼病要有哪些認識?
1、了解危險因素
吸煙、飲酒、高血壓可大大增加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率,故應囑糖尿病患者應合理控制血糖,戒菸、戒酒,積極治療高血壓、低蛋白血症等危險因素,避免這些因素加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眼底水腫。
2、了解糖尿病眼病治療
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、白內障等發展到一定程度後,可進一步引起多種眼部並發症。一旦發生糖尿病眼病並發症,即使控制血糖,全身狀態有所好轉,也不能使眼部的病理過程逆轉,必須配合眼部治療才能使病變穩定。
有些患者雖然知道糖尿病會引起眼部病變,也感覺到視力有所下降,但並不抓緊到醫院檢查治療,認為只要血糖控制了,視力就會有所好轉。有的患者甚至撇開西醫的診斷和檢測方法,服用中藥治療。中藥雖有改善眼內微循環、助眼內出血吸收的作用,但當眼內病變達到一定程度後,只能延緩並不能阻止病變的進展。
3、了解預後,做好心理準備
長期受糖尿病困擾,若又被告知患有會致盲的眼病,對患者的精神打擊極大,容易出現焦慮、恐懼情緒。如果並發玻璃體出血,一個有正常視力的眼睛,數分鐘內就會變得只有光感,這種突發的視力急劇變化,更會讓患者不知所措,導致情緒極度悲觀,不利於疾病的治療。因此,患者對糖尿病眼病的預後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。
4、重視眼部檢查
自確診之日起,所有糖尿病患者都應該堅持定期接受眼科專業醫師的有關檢查,這是及時發現早期的眼部病變,減少糖尿病眼部並發症發生的關鍵。
檢查的間隔時間視眼底病變的有無及病變的輕重而定,1型糖尿病患者發病5年後每年檢查1次,2型糖尿病患者從發病起應每年檢查1次,如果眼底發現有滲出、水腫和出血等視網膜病變的情況,應2~3個月隨訪1次並及時治療,妊娠糖尿病婦女應每3個月檢查1次。
5、要認識到糖尿病會危及眼睛
大多數糖尿病患者對糖尿病的有關知識已有一定的了解,但對糖尿病眼病知之甚少。臨床醫師往往著重關注患者血糖的控制情況,對患者的教育,多限於糖尿病的原因、分型、藥物治療、飲食療法、運動療法和血糖監控等基本知識,以及心、腦、腎等危及生命的並發症,而對糖尿病眼病糖尿病眼病的發生、發展、危害關心較少,很少建議患者要定期到眼科檢查。有調查發現,半數以上的患者缺乏眼部並發症的防治教育,即使在視力下降後,也很少被建議定期到眼科檢查。
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現眼部病變,往往不可逆轉,發展到後期,會出現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、玻璃體出血、牽拉性視網膜脫離、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,最終導致失明,因此糖尿病眼病不容忽視。